首页    健康教育    【警惕】从 19 岁女大学生到 79 岁大爷:1‰感染率!你和艾滋病的距离比想象中更近

【警惕】从 19 岁女大学生到 79 岁大爷:1‰感染率!你和艾滋病的距离比想象中更近

 

截止到2024年,全球大约有3990万的艾滋病感染者。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性观念相对保守的中国,其艾滋病患者数量竟然超过“放荡不羁”的美国和日本等国家。

 

目前,美国的艾滋病患者达到了120万人,在刻板印象中性观念更为开放的日本仅有2.4万的艾滋病患者,而在中国,已有将近140万左右的艾滋病患者。已占到我国总人口的近1‰

 

图源网络、侵删
 

140万的数字不可谓不多。举个例子,在你孩子就读的大学中(约有3万人每天就可能有30位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与他一起学习和生活。

 

看到这里你是否感到奇怪?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性观念相对保守的中国,艾滋病患者却能超过作为艾滋病源头的美国近20万患者!甚至远远超过日本患病人数的近60倍。

 

本文的后半段,我们来揭晓答案。

 

 
艾滋病,你真的了解吗?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艾滋病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传染病。HIV 病毒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最为关键的 CD4+T 淋巴细胞,导致这些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最终使人体免疫功能崩溃,各种继发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便趁虚而入,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命威胁。

 

 

 
艾滋病的现状

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32.9万例,报告死亡47.4万例。

 

640 (2).jpg

图源网络、侵删

 

而且相比于总的数量,更值得担忧的是艾滋病感染增速。

以某部门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数据为例。

全国新增HIV/AIDS病例29,135例,也就是说在2024年4~6这三个月中,增加的艾滋感染者人数就有近3万人,平均每月增加1万人

 

 
谁在悄然感染?

从年龄分布来看,我国艾滋病感染人群呈现出 “双峰化” 趋势,感染者的年龄分布老年年轻群体倾斜

 

每年15~24岁青年学生新报告发现艾滋病病例约3000例,且65%发生在 18~22 岁。

 

一些青年学生在大学期间因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陷入不安全性行为的陷阱,最终导致感染。例如,19 岁的大一学生小凡在酒吧兼职时,认识了一位温柔帅气的 “哥哥”,在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与对方交往,结果被感染。

 

44.png

4894.png

图源网络、侵删

 

更可怕的是,有很多被感染者并不知晓他们的伴侣是艾滋病患者,据了解,97%新发感染通过性传播,其中超50%感染者不知晓伴侣感染状态。据中国防艾基金会2023年公布的调查数据,出于恐惧歧视、误以为无症状不传染、及报复心理等因素。68%感染者承认确诊后未告知伴侣

 

2018年,21岁的小徐因皮肤出现多片红疹并发低烧就医,在医院检查中被查出HIV阳性。医生询问感染史时,他感到莫名其妙,自己只有一个女朋友怎么会感染艾滋病呢?

经过调查发现,小徐交往两年的女朋友早就患病却在交往中隐瞒实情。‘我以为只有吸毒、滥交的人才会得病……’小徐的自述,揭开艾滋病传播中最残酷的真相——爱的背后,可能是致命陷阱。

 

48498.jpg

(图源水印:白鹿视频,侵删)

 

除此之外,我国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感染率快速上升,预计到2035年,老年人艾滋病患者将接近总艾滋病患者的33%。在2022年,我国新报告的HIV感染者中,50岁以上人群占比高达48.1%

 

在这些老年感染者中,70%通过异性商业性行为感染许多独居老人通过“相亲角”“广场舞”寻找陪伴,其中性交易暗流涌动;

 

以一位 79岁老人被查出患有艾滋病的案例为例,老人在老伴去世后,为解决生理需求,与女子发生了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最终不幸感染。

 

图片2.png

(图源长江云新闻、侵删)

 

 
艾滋病的传染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和感染,往往与个人的性行为密切相关。

 

性传播:这是目前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血液传播: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进行不安全、不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

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妈妈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等有可能将HIV传染给宝宝。

注意:与 HPV 等其他病毒不同,艾滋病不会因日常接触而感染,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歧视。

 

640 (1).jpg

图源网络、侵删

 

 
性教育:从“难以启齿”到“生命必修课”

《2023年中国青少年健康协会》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调查数据显示,我国75%的青少年性知识来源于“网络小电影”而这些影片往往以娱乐为目的,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这使得青少年在获取性知识时极易受到误导,形成错误的认知。并且有高达60%的大学生对如何阻断HIV感染,一无所知。

 

学校与家庭性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青少年性知识匮乏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将原本应系统讲解生理卫生知识的课程改为自习,有教师坦言,由于担心讲多了会遭到家长的投诉,他们在授课时往往“走过场”

 

调查结果同样显示,90%的父母从未与孩子讨论过安全性行为,进行性早教育,他们普遍认为“孩子长大自然懂”

 

微信截图_20250313163112.png

(图源网络、侵删)

 

“2023年,某三线城市老年活动中心组织免费体检,意外发现8名HIV阳性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都是独居老人,通过“相亲”结识伴侣感染。”

 

作为教育程度有限、认知受限的老年人,受社会性教育的“年龄歧视”,对相关健康知识更是匮乏,他们普遍认为这类教育“丢人现眼”,80%的老年人拒绝接受防艾(艾滋病)宣传。

 

甚至认为“她又不会怀孕 我用啥避孕套”、“艾滋病是外国病,老年人不会得”等错误认知,在交往中拒绝使用避孕套。

 

640.jpg

(图源网络、侵删)

 

性教育,这一生命必修课的缺失已成为中国的艾滋病患者数量超过了性观念更为开放的美日等国家这一奇怪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许多家长对“性”的讳莫如深和保守的性观念成为了艾滋病毒趁虚而入的“软肋”。

 

据调查,荷兰的学校早在孩子4岁时就开始学习“身体自主权”,中学时期更是必修“亲密关系沟通技巧”。这样的教育体系下,荷兰青少年的HIV感染率仅为中国的1/20。这一鲜明的对比,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爱情需要勇气,但健康需要智慧。无论是青少年还是老年时期 ,一个正确的性观念,一堂科学的性教育课程,都比一辈子的懊悔更有价值。

康安中国行·关注生殖健康

(腾讯教育2024年度·教育行业影响力人物—李华)

 

青少年素质教育专家、康安倍泰创始人李华女士曾说过,“性早教育不是教唆,而是教会孩子如何爱自己。回避性早教育,就是在给艾滋病毒开后门。”

 

“关注国民生殖健康,关爱青少年性早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初心,康安倍泰秉持“护幼苗保成长,打造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使命,精心策划了《康安中国行·蓝丝带在行动》公益课堂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宣讲性早教知识。

 

985.jpg

(康安中国行公益课现场)

 

多年来,走过全国60+省市及地区,开设了超过1000场次的生殖健康公益课,帮助数十万人次普及生殖健康知识,了解身体,树立正确的性早教育观念,帮助无数家庭远离生殖健康问题的困扰。

 

书籍.jpg

(李华女士已出版的性早教书籍)

 

康安深知,每一个生殖健康知识的缺失,都有可能造成一个家庭本可以避免的“健康危机”。每一堂性教育课的缺失,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未来生命中的“定时炸弹”

 

“一百年前,鲁迅写下‘救救孩子’;今天,我们需要说‘救救性教育’”。每一堂缺席的性教育课,都可能以生命为代价偿还。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远离艾滋病的威胁,关注生殖健康,关爱青少年性早教育,让爱与健康同行。

 

   THE END    

 

创建时间:2025-03-14 14:58